预制菜是指经过加工、包装、储藏后,可以直接或者简单加工就可以食用的食品。近年来,预制菜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近年来,预制菜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预制菜市场为3100亿元,2022年达到了5,160亿元,年增长60%以上,预计2025年将达到万亿元级的规模,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群。
我省发展预制菜产业具备原料优势,再加上我省传统特色的马哈鱼、酸菜、东北菜系等独特的烹制方法,经过科学的提炼都是预制菜产业的基础,完全有可能形成后发优势。为加快我省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是规划先行。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和引导作用,研究制定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要结合预制菜发展趋势和我省现状实际,提出发展顺序和产业布局,推动预制菜生产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冷链物流、预制菜装备制造等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深度融合。要结合现有基础和资源优势,提出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和预制菜产业特色园区,打牢加快发展的基础。
二是突出特色。我省农牧鱼业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食品丰富,加工业基础雄厚。如何把资源和传统饮食转化为预制菜产业,这就要打破思维定势,以工业化的大生产方式去想问题、去研究方案,力争在特色产品上求得突破。比如,东北满汉全席、北药药食同源、佳木斯鲟鰉鱼、五常大米、农垦大豆、伊春和大兴安岭的林产品、菌类产品以及朝鲜族风味饮食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预制菜产品来打开市场、占领市场。
三是政策支持。我省是农业大省,食品原料资源丰富,发展预制菜产业前景广阔。建议制定预制菜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政策,积极吸引中外资金投资,同时还要加强对预制菜企业的金融保险服务。对符合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建议在用地、融资、基础设施上给予支持。对“新升规“的预制菜企业,可以制定分阶段的奖励政策。对于预制菜”小巨人“企业,政府应主动协调好配套服务和配套原辅材料生产,加大对预制菜创新的服务力度。
四是统筹推进。预制菜产业涉及农业、加工业、冷藏、存储、运输、网络、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还有生产体系标准建设、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开辟销售渠道、质量安全监管等等。因此,应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各部门协同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统筹推进该产业在我省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