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黑龙江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历时二十五年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效显著。据黑龙江省森工(含中国龙江和伊春森工,以下简称森工)2018年统计,与2004年相比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总蓄积和单位蓄积的“三个增长”; 但是资源基本面仍是天然次生林,龄阶断挡、珍贵树种比重严重偏低、活立木缺苗断空、低价林占77.85%,森林培育已成为森工推进天保工程的短板。其成因是:前50年培育没跟上采伐的步伐,培育综合指数短缺88%;后20年培育又没跟上天保工程的脚步,培育投入与实际需求指数又差88%。强化培育,已迫在眉睫。因此建议:

一、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实施保护和培育并举的新方略。一方面要继续高质量推进保护,另一方面应尽快补上培育短腿,实行保护优先,保护和培育并举,推动天保工程进入崭新阶段,既保护好绿水青山,又建设好金山银山。

二、重塑完备的全新的森林培育体系。在森林经营三块基石中,保护是前题、培育是基础、利用是目的,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森林培育处于中心部位,并发挥基础性作用是森林生长规律决定的。采育衔接阶段要扬弃传统采伐方式,重建新的采育结合方略,使成熟木采伐为更新开辟道路和创造条件,实现采育无缝衔接。森林培育要贯穿森林生长全过程,并遵循阶段性发育特点,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各种短期行为和挤牙膏式作业,重塑森林培育体系。

三、重构红松主导型针阔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生态价值量和总体经济价值量,红松大约为全林分平均值的3倍、1.58倍和50倍以上。在现有天然次生林的底子上重构红松主导的针阔混交林多样性生物体系,质量效率将全面优于近自然林、强于人工林、高于天然林。有希望用30年~50年稳定实现木材产量1200万㎥/年,与历史最好记录持平,并培植1000亿元红松籽/年、1000亿元野北药/年的两个规模产业。

四、增加培育投入。森工是最稳定并效益足够大的投资热土,其投资效益有明显的级差地租规律,正阈值常呈现投1得3,投2得8,投3得15……,负阈值常出现缺1亏10的顷向。比如早期培育少投了1千亿,之后损失1万亿也不够。

© 2004-2021 黑龙江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  Email:hljlkx2006@163.com 黑ICP备050058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