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嫩江市林产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嫩江市老科协 卞振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作为国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物资源。多年来,嫩江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在高度重视天然林管护、封山育林、森林防火、造林绿化、生态资源保护等工程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国有林场和山区乡镇发展林产经济(亦称林下经济),充分利用和发展林下资源,增加林场职工和山区农民的收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林业经营面积73万公顷、有林地面积46.5万公顷、疏林地面积2102公顷、灌木林面积43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973公顷,森林覆盖率53.6%,林下资源十分丰富,嫩江市现有野生植物619种,分属99科,其中:可食用野生植物和菌类有39种,主要有经济价值较高的黑木耳、猴头菇、紫蘑、元蘑、榛蘑、蕨菜、老山芹、东方草莓、树莓、榛子、山丁子、小浆果等,总蕴藏量58万公斤以上。野生药用植物有152种,分属44科,主要有五味子、黄芪、贝母、黄花、刺五加、锦上花等30多个品种,总蕴藏量45万公斤以上。林区还有温泉、湿地、高峰林场省级森林公园、科洛火山群等自然资源。尚有可驯化野猪、马鹿、山鸡等野生动物。
一、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资金、地域偏僻等因素影响,加之林业职工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满足于开满工资,安于现状,致使林产经济发展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产业发展思路不明晰,基础薄弱,存在短期行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经济效益不明显,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经营方式分散,具有带动能力和拉动生产基地发展的知名品牌不多。融资难、自筹资金能力不强,成为制约林产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几点建议
一是转变观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新理念。林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续资源,年年生、年年长,如不利用,荒芜浪费。要改变满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将林产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树立加快林产经济发展是促进林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举措思想;是推动新林区和山区新农村建设,实现“产业发展,林农增收,生态改善”的共赢目标;是推进现代林业发展、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作为林场和山区农民的支柱产业,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起来,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大力发展野生可食用植物采集加工产业。要大力发展野生蘑菇等食用菌采集、人工培植产业,发展蓝莓等小浆果种植加工产业。充分利用小浆果繁殖容易、寿命长、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易于管理、技术简单、效益高、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发展空间广阔的优势。充分利用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林间空地,大力发展蓝莓、树莓、蓝锭果、黑加仑等小浆果产业,建设小浆果加工厂。三是大力发展中草药采集、种植、加工产业。要充分利用山区中草药富集的优势,采集加工中草药产品,积极推进北药产业。要利用“中国北药网站”,丰富“互联网+林业”内容,向林场及山区乡镇发布信息,拓展销售渠道,实施订单销售。积极推进嫩江市北药“中草药饮片”加工业扩建和发展,把北药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益。四是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积极发展驯化野猪、马鹿、森林鸡、林蛙养殖业,建立特色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体系。五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要进一步完善嫩江市高峰省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增设景点、景观。开发科洛林场科洛火山群旅游和科洛河漂流项目。打造旅游、观光、漂流、垂钓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六是地方政府要在发展林产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要帮助和解决林产经济发展中融资贷款、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媒体宣传、市场推介等问题及困难。注重科技研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绿色品牌,走绿色、特色之路。要在示范引导、龙头带动、产业园区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要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进而全面提升林地的产出率、资源的利用率、劳动的生产率,切实把林下资源做为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渠道。